华龙网——未来学校会消失?个性化教育将成主流?重庆八中首届国际学习节嘉宾观点精彩纷呈
2019年03月26日 发布人: 党委办公室撰稿人: 华龙网摄影: 重庆八中

华龙网链接: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19-03/26/content_50359919.html

华龙网截图:

3.jpg

新闻正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6日8时50分讯(记者 张华)未来的教育是怎样?3月24日,在重庆八中首届国际学习节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表示,“未来:只有学习,没有学校”;夏威夷普纳荷学校高中部校长,夏威夷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双硕士Emily McCarren则从学校探索出发,表示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进行创业思考,培养全球素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赖春则介绍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关于英语学习的几点迷思。

据了解,重庆八中首届国际学习节围绕“‘三创’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为主题长期开展,本届学习节主要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素养篇”。学习节为期两天,除袁振国教授、Emily McCarren、赖春教授外,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米切尔健康与教育政策研究所特聘教授、英国巴斯大学全球讲席教授赵勇,哈佛大学教育学院(HGSE)教授,HGSE教育领导博士(ED.L.D.)项目主任Richard Elmore,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芒等中内外教育大咖也齐聚重庆八中,围绕“三创”(即:创新、创造、创业)开展树人论道。

重庆八中首届国际学习节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表示,“未来:只有学习,没有学校”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学生们认真记录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学校会消失?在人工智能下如何才能让学校更具优势?

在活动现场,袁振国教授表示,学校的出现让知识有了稳定的传承,然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而至的今天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未来,传统学校将面临消亡。此话一出全场轰然。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就是学校,终端就是课堂,能者就是老师。这种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灵活和个性的教育,如‘慕课’形式的出现。”袁振国教授通过剖析时代背景与特点,指出大工业时代延续下来的班级制授课在未来将难以维系,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内容的“学校教育”正在演变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员、任何内容的“泛在教育”。

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让学校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呢?袁振国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应该从现有的“以教定学”发展为“以学定教”,“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

“‘素养本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袁振国教授看来,“核心素养”是应对未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袁振国教授最后指出,未来教育应该是“更具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将变得更复杂、更富于情感性、更富于艺术性,教师将变为“心灵教练”,这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教育的回归。

夏威夷普纳荷学校高中部校长,夏威夷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双硕士Emily McCarren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学校的探索。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学生们聆听普纳荷学校的教育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面对未来教育 孙中山、奥巴马的母校是这么做的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名校如何引领教育发展,夏威夷普纳荷学校高中部校长,夏威夷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双硕士Emily McCarren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学校的探索。

据了解,普纳荷学校是美国最大的独立K-12学校,拥有3750名学生及超过300名教师,以其严格的学术要求、高水平的体育项目及多元文化特点而闻名。孙中山、奥巴马都是该校毕业生。

Emily McCarren表示,在快速发展的世界里,使学生和学校能够跟上变化的速度,不再是一个学校自己完成自己的需求,需要大家携手并进,而这也是此次学习节召开的目的。

普纳荷学校在改革前对校友、企业家、专家等进行了访问,了解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不少人表示他们喜欢学校,但学校并没有教给他们应对未来的知识。他们希望学校的教育是“有清晰的目标”“能在行动中学习,do it”“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展示个人能力”“要有感知未来的机会”“要有勇气进入陌生领域”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普纳荷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变化。学校改变了教学模式,一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三是培养全球素养。据Emily McCarren介绍,学校课程内容和系统建构由学生们参与并主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所有者,而是学生的教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激发学生的超能力。

比如学校建设有“创业加速器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获得企业家的指导及法律支持等。Emily McCarren以两位想成为企业家的学生为例,通过视频展示了他们在设计一款更舒适的背包,他们走访专家了解脊柱相关知识,进入工作室完成设计稿,在工厂里完成样品等等过程。

比如“培养学生全球素养”方面,普纳荷学校建立了一个全球联盟,她的学生在为期一年的项目中,可以通过技术和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Emily McCarren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是要走出国门才能了解世界。

Emily McCarren也给现场学生一些建议,要不断的挑战现状,去争取更多自由,激发自己的超能力,去关注世界性的问题。她也建议家长去关注学生在想什么,而非成绩是多少,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赖春则介绍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关于英语学习的几点迷思。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在现场表示八中人将继续探索“三创”教育 也欢迎大家在第二届国际学习节再相聚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人工智能背景下 重庆八中率先进行“三创”教育探索

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而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的印记。以至于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发出新时代的“教育之问”:我们把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像人,为什么却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

面对“教育之问”,重庆八中教育人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他们率先围绕“三创”教育,创新中发展,创造中启智,创业中育人,探索一条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三创”教育之路,推动“工业化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

据了解,在学习节前一周,赵勇、赖春、Melissa Bray等教育专家就已经进入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对学校课程、老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进行调研,研发示范课,有针对性的开展具有八中特色的国家化的“三创”课程。

“其实在学习节前我们已经有了很多谋划,比如我们梳理了八十年办学成就,同时也反思过去的成就,因为这些成就在未来可能会局限我们的发展,影响我们前进。”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表示,在本届学习节中,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研究,通过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每个与学习有关的主体进行充分讨论,面对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接下来,八中人将把这次学习节受到的冲击、引领和影响转化为自己的思考、改变和路径,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引导老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去面向未来的学习。

“通过我们的慢慢尝试、逐步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系统,更有价值,并将它们移植到第二届国际学习节乃至更长远的体系化的研究中,去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品质的面向未来。” 周迎春说,创新创造并不困难,改变传统习惯、传统思维模式、传统做法就是创新,就是为更好的未来负责。

上一篇: 华龙网——重庆八中首届国际学习节开幕,中外教育大咖来渝论道
快 捷 访 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