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上午9点,我校首届国际学习节拉开帷幕,中外教育大咖齐聚我校渝北校区,尝试回答“教育之问”,用行动推动“工业化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学习节还邀请了渝北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委有关领导,以及市内外友好单位和兄弟学校的广大教育同仁,莅临八中,树人论道,共同交流、探索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三创”教育之路。
重庆渝北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谭庆宣布开幕
校长周迎春开幕式致辞
我校国际学习节围绕“‘三创’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为主题长期开展,“三创”指创新、创造、创业。本届学习节主要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素养篇”。学习节为期两天,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米切尔健康与教育政策研究所特聘教授、英国巴斯大学全球讲席教授赵勇,哈佛大学教育学院(HGSE)教授、HGSE教育领导博士(ED.L.D.)项目主任Richard Elmore,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芒,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赖春,夏威夷普纳荷学校高中部校长、夏威夷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双硕士Emily McCarren等中外教育大咖与我校师生、家长等围绕主题进行对话,探寻“三创教育”中各自的责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届学习节面向所有与学习有关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机器时代,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正重新定义人类知识和能力的价值。而绝大部分教育还延续着工业革命时代所形成“大班授课的集体教育模式”,教育范式如何转变、教育模式如何创新、未来人才如何定义,如何让孩子应对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未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思考的问题。
“这一次我们要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讨论关于未来学校和学习的有关问题。”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在开幕式上表示,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是世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也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引领世界教育变革上起到示范作用。因此,以国际学习节为契机,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所需的素养、人才培养的模式;探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教育创新的话题;探讨“三创”对教育变革的意义,这是八中的自豪,也是中国教育的担当。
本届学习节离开课堂,将“学习”这一主题(Learning )置身于更为多样化、更加开放、更具关联、更为开阔的世界。让所有参与学习的主体(学生、家长、教师、公众、政府和组织),在一个社区型的环境中(以学校为中心,包括家庭、政府、机构、企业的学习社区),以不同的身份、用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来共同探讨“学习”,真正回归“学习”的本源。
周迎春校长表示,“学习”是人类最本源的行为之一,而国际学习节之所以谓之“节”而不是教育研讨会、讲座、培训班,是因为八中要办的是一场人人参与的以“学习”为主题的社区盛会。“学习不止是学生的事,学习也不只是学校的事。学习节就是要让学习走出学校,进入社会。让大众参与、关注、了解、并促进学校学习的社会化,建设社区型学校和学习型社区。”
哈佛大学Richard Elmore:未来学习是有能力改变或颠覆世上的基本观点和规律。
未来学习是什么?Richard Elmore以《The Future of Learning》为题,结合脑科学和实际案例向与会人员阐释了“学习是人的本能”“学习是大脑神经元的重组”“学习是经验中有意义的活动”“未来学习是有能力改变或颠覆世上的基本观点和规律”。
Richard Elmore表示,目前,学习依然停留在信息和算法积累的成果,面对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有压力并不断体验失败。未来学习应该是“学习能力”的学习,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以提出免疫治疗方法的女博士为例,这个在微生物领域的女博士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人的身体可以自愈感冒却不能自愈癌症”。她以此展开研究,但导师却直言她不会成功。这位女博士在多次失败中不断坚持,最终有了现在关于癌症的“免疫治疗”。
学习不是信息的累积,而是有意义的体验。据Richard Elmore介绍,人类5岁时的大脑细胞是13岁的2倍,那么是人变笨了吗?Richard Elmore表示神经元的数量通过经历、参与、行动进行重组,有刺激的大脑会变得更加强大。“有越多的体验、行动和机会,大脑就会变得越强大。”Richard Elmore说,在体验中可能有错误,但大脑却有机会进行修正。因此,未来学习应该有勇气跳出原有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学校组织形式。
在未来学习中,Richard Elmore建议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什么,家长和老师应该把学生内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出来,而非控制过程。
针对Richard Elmore的观点,有家长提出“应该如何做才能迎接这个改变”。Richard Elmore表示改变教育与模式时不妨问一下我们的做法是否成功,是否与学生同步,学生兴趣是否反映在课程中等等。
“我们现在都取得了好成绩,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要用什么工具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八中学生也现场向Richard Elmore请教。Richard Elmore表示年轻人不妨从解决现有问题出发。去关注现实问题,去体验和参与,最终得到实践。
也有家长表示收获颇多,学校是现在的,学习是未来的,要让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发现自己,参与实践,不断试错,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北师大李芒:学校是生产环境的地方 老师要“放飞学生”。
在23日上午的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芒以《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教师发展》为题,表示教师要做理想主义者;要“放飞学生”,要让学生大脑充分释放;要有“热思维”,要用知识教,而非教知识。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怎么培养人?我们为谁培养?谁来培养?”这四个问题很好的反应了在未来教育中学校和老师应该承担什么样角色。李芒教授现场提出学校的“工厂模式”——学校是一个创造环境的地方,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提供环境。
在未来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追求效果、效益,而不是效率。如果过分的追求效率,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创造性被大量抹杀,那么未来的人类社会将无比乏味,这也是产生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的原因。
在与学生、家长、老师交流过程中,有同学提出:创新的目的应该是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是一种知识之间的融合能力。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融合新旧知识的能力呢?“中国的学生知识体系感很强,但是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上做得不够好。”李芒教授表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定要是本质性的联系,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框架才能越来越具有创新性。
针对“学校是创造环境的地方”这一理念,有家长表示家庭也应该创造环境,家校合力才能为学生生产一个适合学生生长、成长的好环境,让孩子们在美好的环境中,不负春光,尽情怒放。
我校教师则以“反思”“包容”“改变”三个词表示了自己的感受,“老师和家长要反思是不是打着爱的旗帜在控制学生”,“作为教师如何接纳不同的思想,特别是对权威的挑衅和挑战”,“最重要的是改变,是去做。”“作为一名八中老师,需要有宇宙的观念和海纳百川的心怀,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去爱自己的学生,去改变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去改变世界和未来。”
Melissa Bray学生体验课指导
赵勇教授
赖春教授
让教育面向未来,中外专家携手打造“三创”课堂 让学生去体验和经历。
在本次国际学习节上,“三创”教育体验课也被搬上了舞台。据了解,在学习节前一周,赵勇教授、赖春教授就已经进入宏帆初级中学,对学校课程、课堂、老师、学生进行调研,而澳大利亚教师Melissa Bray则走进课堂,以“如何把重庆推向世界”为主题,进行5堂具有“三创”教育特色的课堂教学。
Melissa Bray致力于在ELC-12教学环境中帮助教师进行创新学习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设计、领导力发展等。她非常关注运用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师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成果。
根据课堂进程,Melissa Bray与学生进行了广告策划环节。课堂上,学生依据老师规定的课题——“如何把重庆推向世界”,分小组做出了自己的方案,并向大家展示方案。
活动现场,由于是全英文教学,学生们在学习和表达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转换。这也融入了哈佛大学Richard Elmore在学习节上的观点,学习不是信息的记忆,而是学校创造环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和经历。
在设计介绍环节,赖春教授表示今天展示的只是一个小片段,整个设计理念是学生围绕产品创作为导向,所有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产品而服务。语言是有机的融入其中,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产品、说服彼此,让语言学习和创新创业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们组建学习社,对创业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规划,从创业中吸取经验。
在开放式的学习中,同学们表示5堂课下来,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的不敢说变为敢于、善于表达自己;在表达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袁振国教授:学校会消失?在人工智能下如何才能让学校更具优势?
在活动现场,袁振国教授表示,学校的出现让知识有了稳定的传承,然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而至的今天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未来,传统学校将面临消亡。此话一出全场轰然。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就是学校,终端就是课堂,能者就是老师。这种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灵活和个性的教育,如‘慕课’形式的出现。”袁振国教授通过剖析时代背景与特点,指出大工业时代延续下来的班级制授课在未来将难以维系,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内容的“学校教育”正在演变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员、任何内容的“泛在教育”。
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让学校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呢?袁振国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应该从现有的“以教定学”发展为“以学定教”,“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
“‘素养本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袁振国教授看来,“核心素养”是应对未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交流能力和信息素养。袁振国教授最后指出,未来教育应该是“更具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将变得更复杂、更富于情感性、更富于艺术性,教师将变为“缺点转化师”“综合评价师” “私房菜厨师”“实践动议师”“心灵按摩师”“智能协作师”,这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教育的回归。
Emily McCarren:面对未来教育,孙中山、奥巴马的母校是这么做的。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名校如何引领教育发展,夏威夷普纳荷学校高中部校长,夏威夷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双硕士Emily McCarren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学校的探索。
据了解,普纳荷学校是美国最大的独立K-12学校,拥有3750名学生及超过300名教师,以其严格的学术要求、高水平的体育项目及多元文化特点而闻名。孙中山、奥巴马都是该校毕业生。
Emily McCarren表示,在快速发展的世界里,使学生和学校能够跟上变化的速度,不再是一个学校自己完成自己的需求,需要大家携手并进,而这也是此次学习节召开的目的。
普纳荷学校在改革前对校友、企业家、专家等进行了访问,了解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不少人表示他们喜欢学校,但学校并没有教给他们应对未来的知识。他们希望学校的教育是“有清晰的目标”“能在行动中学习,do it”“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展示个人能力”“要有感知未来的机会”“要有勇气进入陌生领域”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普纳荷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变化。学校改变了教学模式,一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三是培养全球素养。据Emily McCarren介绍,学校课程内容和系统建构由学生们参与并主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所有者,而是学生的教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激发学生的超能力。
比如学校建设有“创业加速器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获得企业家的指导及法律支持等。Emily McCarren以两位想成为企业家的学生为例,通过视频展示了他们在设计一款更舒适的背包,他们走访专家了解脊柱相关知识,进入工作室完成设计稿,在工厂里完成样品等等过程。
比如“培养学生全球素养”方面,普纳荷学校建立了一个全球联盟,她的学生在为期一年的项目中,可以通过技术和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Emily McCarren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是要走出国门才能了解世界。
Emily McCarren也给现场学生一些建议,要不断的挑战现状,去争取更多自由,激发自己的超能力,去关注世界性的问题。她也建议家长去关注学生在想什么,而非成绩是多少,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人工智能背景下,重庆八中率先进行“三创”教育探索
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而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的印记。以至于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发出新时代的“教育之问”:我们把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像人,为什么却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
面对“教育之问”,我校教育人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他们率先围绕“三创”教育,创新中发展,创造中启智,创业中育人,探索一条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三创”教育之路,推动“工业化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
在学习节前一周,赵勇、赖春、Melissa Bray等教育专家就已经进入宏帆初级中学,对学校课程、老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进行调研,研发示范课,有针对性的开展具有八中特色的国家化的“三创”课程。
“其实在学习节前我们已经有了很多谋划,比如我们梳理了八十年办学成就,同时也反思过去的成就,因为这些成就在未来可能会局限我们的发展,影响我们前进。”周迎春校长表示,在本届学习节中,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研究,通过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每个与学习有关的主体进行充分讨论,面对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接下来,八中人将把这次学习节受到的冲击、引领和影响转化为自己的思考、改变和路径,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引导老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去面向未来的学习。
“通过我们的慢慢尝试、逐步努力,做得更系统,更有价值,并将它们移植到第二届国际学习节乃至更长远的体系化的研究中,去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品质的面向未来。” 周迎春校长说,创新创造并不困难,改变传统习惯、传统思维模式、传统做法就是创新,就是为更好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