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渝北校区初一初二历史组在阶梯教室二进行了联合备课会议。会议围绕探讨历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万恒威老师献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陈洋老师献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万恒威老师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本内容的解读,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部分的内容“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匡时济世”,分别来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成立概况与成立之后共产党的作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着想的执政精神。“顺势而为”部分,万恒威老师通过史料实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政治、思想背景和阶级基础。“与时俱进”部分,万恒威老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分析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目标确定之可行性,“匡时济世”部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万恒威老师让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行动智慧,并引导学生思考当今时代“共产党离你最近的时刻”,学生讨论激烈,课堂结尾振奋人心。
陈洋老师通过对《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标的解读,使得课堂紧扣一个“变”字,讲述了春秋时期“变”之因,“变”之果,“变”之思。“变”之因部分,陈洋老师通过表格形式,带领学生结合史料填写历史背景。“变”之果部分,陈洋老师运用历史对比将西周与东周进行今替对比,又运用地图和通过在黑板自绘地图带领学生分析地域变迁,构建时空观念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了春秋时期发生的变化。“变”之思部分,陈洋老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春秋时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最后结合时政,让学生了解了“变”的利与弊。课堂活跃,教学过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
之后由陈宽浩老师、刘畅老师作评课发言。陈宽浩老师提到,历史课堂是有灵魂的,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很好地契合了会议主题,向学生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精神和反分裂求统一的时代需求,给我们展示了非常精彩的两节历史课。而家国情怀的培养也不只局限于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的升华,也可以是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逐渐渗透。对于课堂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陈宽浩老师提出建议,一、展示图片,冲击视觉体验。二、分组讨论,有助于明辨是非。三、通过历史人物图来体会家国情怀。陈宽浩老师讲到,前面两点两位老师都做得非常好,而第三点,两位老师都还可以继续加强,例如万恒威老师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有很多历史人物,可以更充分的运用。
刘畅老师提到,联合备课会议这种形式很不错,有利于教师的整体发展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把握,“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刘畅老师先是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分别提出了指导和建议,之后说到,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教师由内而外的认同,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需要教师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以达到让学生与老师产生思想的共鸣,所以这也需要教师本身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对课堂上家国情怀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