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良好的线上教学态势,确保高品质、有序、高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22年11月30日上午,重庆八中渝北校区数学备课组在线上开展了初高中联合备课活动,联合教研活动由高二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吉士钦老师主持,本次围绕教学展示、专家教师评课、专家教师微讲座几个环节开展。
活动第一个环节分别由高二年级唐鑫老师和初一年级张晓青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首先,唐鑫老师讲授了《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唐老师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工具,师生互动流畅自然,体现了青年教师优秀的信息技术能力。唐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中蕴含了自己丰富的理解,既完美呈现了教材的要求,又灌注了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一节技巧与思维兼顾的充实课堂,让人感觉虽然教龄不长,对课堂的把握、教材的处理却已经非常老练、精彩。
接着,张晓青老师讲授了《比较线段的长短》,张老师对课堂氛围的把控以及整堂课的师生互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用行动诠释了“线上教学,只是与线下教学的场所不同”,既有齐答,又有学生单独回答;既有学生完成例题后拍照上传到公屏,又有“递粉笔给学生,学生实时书写”,短短的一节课中张老师将对线上互动教学的理解展现得淋漓尽致。张老师用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将“线段”讲活,讲深,讲好,对学生后续学习影响深远。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由谢强老师、何怀波老师、刘超平老师、李飞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谢强老师从两位老师如何克服线上教学的难点,探讨了线上教学的新方式;从两位老师教材的研究与教材的使用方面指出了两位老师课堂设计的亮点;并从数学思想的渗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何怀波老师从细节入手,点出了学生与老师线上上课仍然坚持着装的规范性、镜头摆放的合理性;又站在理论的高度深入分析了课程内容,剖析了重难点,点评了课程亮点。刘超平老师从“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点出了面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老师们需要关注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李飞老师从声音、着装等角度提出了老师所展现出的每一分细节都在无形中对课堂产生着影响。从内容上,生动地解释了概念细化、概念深化的重要性。
活动第三个环节分别由初中数学张泳华老师和高中数学张新老师开展微讲座。
张泳华老师的讲座专题为《线上精准教学的探讨》。从张老师的讲座中,我们能体会到张老师与备课组在课下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从集体备课,打造有针对性的课后拓展、从他们给学生做参考答案的榜样示范、从探究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课后作业的精准指导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经验。
张新老师的讲座专题为《“三新”实践之路的心得与体会》。从张老师的讲座中,我们体会到了深刻的研究与趣味的教学的有机结合,体会到了对教材细致解读与对考题深入挖掘的相辅相成,体会到了唯有深入研究,细致落实,才能让教学既有“血肉”,又有“灵魂”。
接着,由教研组长罗毅老师与老师们交流。罗毅老师指出线上教学的环境下,老师们面临的工作期间身份多元化的转变,导致精确的分工模糊化;罗老师还指出,线上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感知维度的缺失”,需要老师们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去弥补。罗老师还谈到初高中的知识管理,提出老师们需要关注不同学段的知识连接,搭建起初中、高中的教学关联,提出初高中老师交换教材、交错思想,让教学站位更加宏观。罗老师立足于课程标准,提到了同一个教学目标在不同学段的区别,以及“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需达到的目标。深入浅出,老师们受益匪浅。
最后,卿书记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三新”中谁是“核心”的深刻思考,提出了学科的教学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落到科学研究中去。
这次联合备课活动,我们通过四个环节:教学展示、评课、研讨、主题讲座进行了跨年级跨学段的联动。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对线上教学的课程实施以及教学策略以及“三新”背景下的教学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不仅仅是应对疫情,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一场自我革新,更为未来开拓更加多元的教学空间和方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