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截图:
新闻正文:
4月7日,重庆八中第十二届“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暨答辩比赛在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举行,来自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校的11名高中教师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
▲重庆八中第十二届“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暨答辩比赛现场。记者 云钰 摄
当学生遭遇“躁郁症”,老师该怎么做?有着21年班主任经验的重庆八中老师傅晓健展示了自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做法。“曾经,班上有不少同学怀疑自己患有躁郁症,纷纷找我倾诉。为了化解这场危机,我在班会上播放了关于‘躁郁症’辩论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并找来心理医生为孩子们答疑解惑,让同学自由地对‘躁郁症’进行讨论交流。这次班会后,找过我的孩子们解开了心结。”傅晓健说,“说教”是无法走进孩子们内心的,只有真正激发学生自我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八中沙坪坝校区老师岳凌分享主题为“用聆听与鼓励化自卑与叛逆”的教育故事。记者 云钰 摄
老师在教学生涯中会遇到无法接纳自我的学生,如何让孩子悦纳自己?重庆八中渝北校区老师安秋萍给现场的老师们支招,她说,老师要引导学生塑造自己,不能只是认识自己的优点或缺点,要让学生在塑造自己的过程中,感受到有进步、收获,这会使他们感到愉悦,更愿意去接受不断发展的自己。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在生活中寻找小趣味点缀平凡普通的生活。
“如何避免校园‘八卦’?”在回答评委现场提问环节,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教师王刚说,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老师要贴近学生,知道他们在关心什么、看什么,才能做很好的引导。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传播学知识,让学生明白,信息是主观的,在传播的过程可能会被放大、被修改或缩小等,学生有了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后会变得更有判断力。
演讲比赛现场,老师们动情讲述了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教育故事,分享了在不同教育情境和问题情境下,如何“对症下药”和“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教育策略。
▲本次比赛评委、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义作总结点评。记者 云钰 摄
“老师们讲的是故事,分享的是教育智慧。”本次比赛评委、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义作总结点评。他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老师要引导学生适时地从当下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自我审视,提高对班级生活、时代生活的认知,培养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梦想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国家自信、人文关怀的自己。
主编:匡丽娜
编辑:罗建军 陈丽佳(实习)
审核: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