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数字报截图:
新闻正文:
本报讯 (记者 云钰)8月20日,重庆八中第三届国际学习节启幕,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创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等主题,积极探讨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
据了解,2019年,重庆八中启动了“三创教育”项目。所谓“三创教育”是指创新、创造、创业,聚焦“可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实作品导向的学习过程、全球化的学习社区”三个维度推动教育的创新。其中,“创新”指看世界的眼光与视角,“创造”指将所学转变成真正所用的能力,“创业”则指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更多人创造价值的能量。
本次国际学习节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展开,包含主旨演讲、专家对话、“三创教育”成果展示等环节。在主旨演讲环节,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以《“三创教育”与重庆八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在三创教育”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技能。
在国际教育科学院院士赵勇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强大的搜索工具,还是一个思维助手,“我们不要把人工智能看作威胁,要把它当作一个特别聪明、有很多知识的伙伴,然后与它进行探讨、对话。比如我们要做科学研究或者做数学,你就问它一个问题。问了以后你不一定接受这个答案,你还可以继续问它问题,直到生成你满意的回答。让它帮助你思考、帮助你往前走,然后再往前进步。”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李芒谈到,创新人才不可能过早挑选出来专门培养,现代教学应该培养全体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让他们基于个性学习、项目式学习,以及基于产出作品的学习。
“真正制约学生成为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是社会责任感,不是智商、不是所谓的认知能力。因此,孩子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解决社会实践问题,长期坚持,否则很可能一事无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柯政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上还发布了《我们的白皮书》。据了解,该书是重庆八中三创班的同学通过关注生活、时代、社会的变迁,经过小组协作编制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