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截图:
新闻正文:
10月11日,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暨“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启幕大会在重庆八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教育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进行了交流探讨。
▲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暨“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启幕大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化,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结果的错误和失败
考分与创新,是否可以兼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讨会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高中内涵发展”为题作了专家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褚宏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高中内涵发展”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受访者供图
“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从分数挂帅转变为创新为王,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包含创新思维、创造性人格等创新能力。”褚宏启称,创新能力、创造力、创造性统称为创新能力,考分与创新并不矛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褚宏启认为,要靠课程和教学。
具体而言,一是要开设“综合化”的思维课程,系统地向学生讲解思维的技能、方法和知识,并提供具体的案例或范例,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应用这种技能方法。二是改进教学方式,老师要巧妙提问题,善用“苏格拉底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由提问,鼓励学生互相辩论,对回答问题的各个视角的优缺点进行开放性讨论和批判。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褚宏启谈到,老师们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是,还要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老师在学生管理中,推进民主管理和授权型管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此外,褚宏启特别提到,要改变“唯分”“唯书”“唯上”“老实听话”就是好学生的观念,热爱和鼓励那些善疑好问、爱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对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偶尔表现出的某些不守规矩的个别言行要容忍,并加以正确引导。
要改革学生评价与考试的内容、形式,要突出鼓励创造性,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化,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结果的错误和失败。
要重点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人格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把提升个人创新能力而不是“应试技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追求。
要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的发展,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胜泉以“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创新育人方式”为题在线上作了专家报告。“学校要善用智能技术推动智慧教育转型和变革。”在余胜泉看来,智能时代教育转型和变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学校环境应该是主动智能的教育环境。二是通过人机结合的教育智能,提高教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教师赋能。三是课程、教学范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四是形成虚实融合、创新性的教育新生态。五是培养能够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各种不确定性、适应未来变化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并重的创新型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胜泉以“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创新育人方式”为题在线上作主旨演讲。受访者供图
“未来课程形态一定是虚实融合,在线课程将成为学校日常教学的常规设置;课程实施方式上,课程会越来越多体现整合型的课程结构,知识性的部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课程育人部分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探究形态;从教学角度来看,要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的教学范式、再到知识创构性的范式转变。教学范式核心是要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的发展,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余胜泉举例。
余胜泉认为,智能技术还会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评价重构。从注重知识基本能力的评价向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的方向发展;从甄别、选拔到精准改进、促进儿童发展的方向转变;过去关注个体能力的表现,现在更多要关注团队群体的表现;从关注显性化总结性的评价,到更多是嵌入式、伴随式的一种隐性评价等。
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学校、校长、老师要各有所为
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指出,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争做“四有好老师”;书记、校长要有现代教育家的情怀、理念和担当,要有自己的思想,着眼百年教育而不是任期教育,带领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目标、形成恒久的办学精神。
▲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讲话。受访者供图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帅逊称,近年来,重庆普通高中教育积极变革育人方式,完善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手段,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关,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的重心从以数量、质量、规模、效益趋向特色转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帅逊讲话。受访者供图
围绕“融合教育、英才教育、三创教育、智慧教育”,构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格局
“内涵发展是一种从事物本质属性出发的内在性发展模式。”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以《融合创新,追求卓越——学校内涵建设的“和•活”之道》为题作了主旨演讲,从发展“和•活”卓越文化引领内涵建设、构建“融合”课程体系支撑内涵建设、创新“四高”发展战略深耕内涵建设、打造“四个教育”特色深化内涵建设等4个方面,分享了该校内涵建设理念、做法与经验。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以“学校内涵建设的‘和·活’之道”为题进行了演讲。受访者供图
他认为,学校内涵建设要立足本质驱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立足结构优化,变革育人方式,以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为抓手;立足特色发展,传承学校文化,以呼应时代需求的教育变革为路径。新时代,重庆八中将努力发展成为具有精神感召力和教育原创性的高成就学校,支撑每一个孩子的精神成长和终身发展。
“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周迎春称,目前,重庆八中已构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整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配合,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相融合的“三层六元”课程体系。其中,第一层是面向人人的基础课程,第二层是发展个性的拓展课程,第三层是培育英才的卓越课程。
与此同时,该校还构建新时期内涵发展“四高”战略——“高品位的特色发展,高质量的拔尖培养,高水平的集团办学,高起点的远程教育”,整体推进学校协调发展。
“未来教育应更好地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学校从塑造学生的场所向支持、服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中心变革;未来学习从简单的知识接受向吸收既有知识并学习创造新知识转变。”谈到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径,周迎春表示,该校将围绕“融合教育、英才教育、三创教育、智慧教育”这“四个教育”,构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格局。
周迎春解释,融合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学段衔接不畅的现状,立足人才成长的连续性、渐进性、全面性,构建小、中、大一体贯通的培育体系,实施跨学段协同育人,助推学生个性、全面、可持续发展。
英才教育旨在构建综合立体的培育体系,以课程建设为统领,贯通融合培养、分层分类培养、创新突破培养,通过系统构建的一体化课程、精修课程、“三创”课程因材施教,激活潜能,培养心系家国、志趣坚定、面向未来的卓越领军人才。三创教育旨在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实产品导向的学习过程、全球化的学习社区”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三个维度对传统教育范式进行创新与重塑。智慧教育旨在构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形成师生更泛在的自主研修、合作学习、校本教研、教师培养、教育管理资源平台。
“我们将采取‘小步试点——扩面渐变——系统深化——迭代升华’的总逻辑,不断丰富发展学校内涵建设路径,实现学校高品质高品位发展。”周迎春说。
据悉,10月12日—15日,重庆八中还将开展以“学段融合与系统育人”“潜能激发与英才培育”“技术赋能与三创教育”“数字技术与未来教育”为主题的“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
主编:匡丽娜
编辑:柏云辉
校对:袁文蕙
审核: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