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截图:
新闻正文:
9月25日,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市第八中学举行。近1200名来自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汇聚一堂,从学校体育管理理念、高初中体育课程融合发展等方面,共同探讨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9月25日,重庆市第八中学,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研讨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要强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分为校长报告、主旨报告、专家微讲座、学术沙龙等环节。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杨贵仁致辞。受访者供图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杨贵仁在致辞中谈到,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的技能、体育的知识、养成锻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结合德育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从体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出发,通过拓展、调适、改造、融合等路径,使体育课程思政与体育学科德育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突出其育人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与顽强的意志品质。
让学生动、玩、跑、拼、赛起来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教材委体育艺术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钟秉枢以“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价值与达成”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教材委体育艺术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钟秉枢作主旨报告。受访者供图
钟秉枢介绍,根据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握力水平下降、身体素质下滑。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因此,学校要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的体育教育分为隐形和显性。显性的体育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动出灵性、玩出个性、跑出韧性、拼出血性、赛出德性。”钟秉枢举例,比如要让孩子们跑出韧性,那么一节课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时间比例不低于75%,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140—160次/分之间;玩出个性就是学校要开发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或社团,让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学习,“让学生们通过动、玩、跑、拼、赛,去拥有灵动的大脑,有韧性血性的‘双翅’,以及有个性德行的‘双足’。”
▲9月25日,重庆市第八中学,学生们在操场上练习排球。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钟秉枢认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要以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体育竞赛、运动训练等为载体,包含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等内容,打造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为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格,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少年。
体育教育要追求合理、适宜、平均、有恒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以《融合创新以体育人,理宜均恒育英才》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体育教育要追求合理、适宜、平均、有恒。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作主旨报告。受访者供图
“新时代的体育教育要以合理的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把握时代的脉搏。”周迎春认为,学校体育首先要以“理”为导,即确定合理的体育育人目标才能引领体育工作,建构特色体育课程体系才能支撑体育工作。八中的体育育人目标是“双技之长、和谐发展、品质人生”。
周迎春解释,“双技之长”为体育育人的基础目标,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技能与选项特长技能;“和谐发展”为拓展目标,要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健体悦心、健全人格;“品质人生”为终极目标,即通过课程、活动、比赛等涵养学生的运动素养、运动情趣、运动精神。
“体育教学要以‘宜’施教,应具备适应性和针对性,因人制宜地开展个性化体育教育。”周迎春称,体育育人要打造适应不同学生基础特质的全梯度课程:课时课程(正常体育课时间)、活动课程(体锻时间)、比赛课程(体育节等赛事)、训练课程(高水平运动队),通过差异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宜自己的水平维度得到最好的发展。例如,八中的初中阶段,采用“1+1+X”课程模式;高中阶段采用“2+1+X”的课程模式;面向拔尖学生则持续优化做强传统“文体”结合的试点校项目,即女排、田径、男足,并创新“体教”融合模式,开拓专业梯队“体文”结合半脱产培养模式。
▲9月25日,重庆市第八中学,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运动后的拉伸。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在周迎春看来,学校体育还要以“均”筑基,不仅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注重学生运动体能的均衡发展,更应涵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推进体育在立德、启智、鉴美、助劳等方面融合协调发展,助推五育并举。
此外,学校体育还要以“恒”铸魂,激励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以体育人”更好达成育体、育德、育心。
体育教师培养应该从“万金油”转向“精深式”
在专家微讲座环节,上海体育大学副校长唐炎,清华大学教授、全国田径协会教练委员会委员曹振水,以及来自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重庆南华中学、集美大学等5名专家教授,分别以“大单元教学改革后学校体育的发展”“新形势下的体教融合”“课标下数智技术赋能体育教学应用和实践”等为题,分享了他们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考。
▲9月25日,重庆市第八中学,学生们在操场上练习排球。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唐炎认为,大单元教学改革后,教师教育教学要从多个项目“碎片化”地教,改变到一个项目“完整系统”地教;教研活动要从挖空心思“打扮”一节体育课,转变到集中精力构建以“运动能力”进阶为逻辑的课程内容;体育教师的培养应该从“万金油”式培养,到以重点项目能力养成为核心的“精深”式培养。
活动上还发布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倡议书》,与会嘉宾现场观摩了重庆八中特色大课间展示,学生体育活动展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等。
主编:匡丽娜
编辑:朱丹红
校对:何洪
审核:邹密